pg电子大平台

欢迎来到pg电子大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网站!
咨询热线

15651013786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盐雾腐蚀试验的种类与特点

盐雾腐蚀试验的种类与特点

发表时间:2020-09-26  |  点击率:894
0
前言

盐雾腐蚀试验可以模拟出大气环境下的盐雾腐蚀,并且加快整个腐蚀进度,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试验结果,在汽车行业发挥重要作用,可以测试产品的可靠性及质量。开始出现的盐雾试验类型为中性盐雾试验,腐蚀环境贴近中性,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类试验,例如ASS、CASS 等,后续研发出了交变盐雾试验,可以循环湿热、盐雾和干燥等阶段,实现对各种环境的交替转换,可以有效测试产品性能,现阶段已经出现了多种盐雾腐蚀试验标准方法,适用于测试不同的汽车部件。


1
盐雾试验


1.1 盐雾腐蚀

盐雾是常见是一种常见的大气腐蚀,存在自然环境中,腐蚀破坏性相对较强。盐雾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,会直接穿透金属材料的表面,氧化及防护层都无法阻隔氯离子,在穿越材料表面以后,就会与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,对材料造成巨大的破坏,表面腐蚀的同时还会改变原有性能,长时间腐蚀后还pg电子大平台过空隙及裂缝投入产品内部,进一步腐蚀。


1.2 盐雾试验

盐雾腐蚀对于金属材料的破坏较大,为了减少盐雾腐蚀,可以开展盐雾试验,通过实验室模拟出大气盐雾腐蚀的状态,较天然环境相比较,实验室模拟的盐雾腐蚀更强烈,氯化物浓度可以达到大气环境的几倍到几十倍,这样可以快速在实验室显现出现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。在实验室24h 时间就可以模拟出天然环境1年的腐蚀情况,这样可以大幅度缩短实验时间,并且模拟实验结果较为准确,在盐雾试验过程中,会在实验室配备大量专业的模拟设备,实现对盐雾环境条件的监测,属于环境试验的一种。


2
盐雾试验的种类


2.1 中性盐雾试验

现阶段,最为常用的试验方法就是中性盐雾试验,也是出现最早的试验方法。在中性盐雾试验过程中,要连续提供盐雾,温度在35 ℃左右,湿度在95%以上,采用氯化钠盐水(5%的浓度)制作1 ~2mL/(h·80 cm2)的沉降量,将盐雾沉降到被测物体表面,然后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试验时间,确定腐蚀情况[1]


2.2 醋酸盐雾试验

在中性盐雾试验的基础上,开发出来醋酸盐雾试验,试验条件与中性盐雾试验基本一致,但是还要掺入一定量的冰醋酸,可以达到调节pH 值的作用,迅速将实验室pH调节为酸性(pH 值大概在3 左右),这样盐雾的性质发生改变,被测物件处于酸性盐雾环境中,腐蚀速度加快,可以达到中性盐雾试验速度的3 倍。


2.3 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

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,同时也带动工业发展,盐雾试验的腐蚀速度也需不断加快,所以更多的产品测验采取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,将试验温度提高至50 ℃,在原来氯化钠溶液中添加少量氯化铜,可以大幅度增加腐蚀程度。同时pH 值一般设定在3.1~3.3 ,腐蚀程度超过醋酸盐雾试验,腐蚀速度可以达到中性盐雾试验的8 倍左右。


2.4 交变盐雾试验

交变盐雾试验属于综合性的试验,将不同测试条件综合运用,在实验室组合循环,这样可以让模拟环境更加贴近现实生活,被测部件处于潮态环境,不仅腐蚀表面,还会对产品内部产生一定的腐蚀,在交变盐雾试验过程中,会交替转换两种环境,一种为盐雾环境,另一种为湿热环境,在模拟试验结束以后,可以检测电性能及机械性能,主要用于测试空腔型整机产品[2]


3
循环腐蚀盐雾试验特点


3.1 加速性

循环腐蚀盐雾试验的加速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。

1)盐雾持续喷射,保证表面腐蚀持续进行。在循环盐雾腐蚀过程中,会将定量的盐雾喷射出去,被测件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,包括生锈、气泡等,而盐雾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供应,可以持续腐蚀被测件。

2)湿热阶段盐雾积累会扩散到被测件内部。在被测件进入到湿热阶段以后,虽然没有向表面喷射盐雾,但是原来积累的盐雾还会附着在被测件物体表面,在湿热环境下向内部渗透,深度腐蚀被测件。

3)干燥阶段加快表面腐蚀速率。在被测件进入到干燥阶段以后,相对湿度会逐渐性降低,这就增加盐溶液浓度,腐蚀性更强,加快对被测件的腐蚀。

在循环腐蚀盐雾试验过程中,被测件始终处于循环交替的状态,传统盐雾试验方法过于简单,仅仅在被测件的表面出现严重腐蚀,虽然会渗透到内部,但是腐蚀模拟会偏离实际情况,而循环交替腐蚀将干燥、湿热及盐雾3个状态循环交替,模拟的环境更加贴近真实,加快测试速度,同时让试验结果更加准确真实。


3.2 复杂性

循环盐雾实验模拟出的环境更加贴近大气环境,并且循环组成较多,可以结合实际测试需求合理选择,尽可能贴近使用环境,试验的复杂性更高。由于循环盐雾腐蚀需要切换多个循环组合,为此需要安排专门的操作人员,近些年,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升,已经可以利用单个试验箱完成所有的试验任务。



来源:期刊-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》;作者:魏俊峰



引自:材易通

声明:本文所用视频、图片、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第一时间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内容!